净化车间的施工顺序是如何的呢

2025-07-04

净化车间的施工顺序需要遵循严格的逻辑流程,以确保洁净度、气密性和系统功能的实现。以下是典型的施工顺序及关键要点:


一、前期准备阶段

设计确认

审查图纸(平面布局、气流组织、机电系统等),确保符合洁净等级标准(如ISO 14644、GMP等)。

确定围护结构材料(彩钢板、电解钢板等)、地面材质(环氧自流平、PVC等)和空调净化方案。


现场勘查

检查土建基础(平整度、承重)、水电预留点位、外围护结构密封性。


二、主体施工阶段

结构施工

围护结构安装:先完成吊顶、墙板、门窗(带气密性设计),接缝处需密封处理(硅胶或胶条)。

地面处理:自流平或高架地板施工,确保无缝隙、抗静电(如需)。


风管与设备安装

空调系统:安装风管(需内壁清洁、漏风率检测)、FFU(风机过滤单元)、高效过滤器(末端安装,防污染)。

管道工程:纯水、气体管道(不锈钢316L,焊接后需钝化处理)、排水管道(坡度防倒流)。


电气与自控

照明(洁净灯具)、配电箱、传感器布线(穿线管密封)。

安装EMS(环境监控系统),联调压差、温湿度控制。


736347c3b3a2f55a10ef32b25925ecd.png


三、洁净关键施工

高效过滤器安装

在系统吹扫后安装,需进行PAO/DOP检漏测试。


气密性测试

对围护结构、管道接缝进行检漏(如发烟测试)。


清洁与消毒

使用异丙醇或无尘布彻底清洁,避免粒子残留。


四、调试与验证

系统联调

空调系统风量平衡(换气次数达标)、压差梯度调试(如走廊→房间≥5Pa)。


环境检测

第三方检测悬浮粒子、沉降菌、风速、照度等(按ISO或GMP标准)。


文件验收

提交施工记录、材料证明、验证报告(IQ/OQ/PQ)。


五、注意事项

交叉作业管理:设备进场前完成彩钢板施工,避免污染。


材料选择:防霉、耐腐蚀材质(如不锈钢、抗菌涂料)。


动态测试:模拟生产状态下的洁净度维持能力。


通过以上流程,可确保净化车间满足工艺要求的洁净等级和运行稳定性。施工中需严格遵循“不产尘、不积尘、易清洁”原则,

每阶段完成后需进行中间验收。


分享
写评论...